凭借3个专利 这家公司拿了4000万贷款
发布时间:2015/9/21 13:17:52
人脸识别技术、3D打印机、比纯净水还干净的水处理系统……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科技,目前正在向我们的生活缓缓走来。近日,我市印发了《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这意味着,我市的科技创新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我们的生活将在更多方面受到科技进步的正面影响。
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的科技条件在直辖初期并不是很好,不过,在近年来,重庆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在不断提升。这主要体现在,我市RD(技术开发)经费突破200亿元,年增长17%。万人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数达到了8.7/万人,也就是说,每一万个人中,就有8.7个人从事科技开发,这个数据比上一年增长了12%。
一个城市的科技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发明专利上,2014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增长到了3.4件,一共有10010件,年均增长2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到757家,年均增长21%。
我市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从2012年全国的第13位提升到第10位,区域创新能力从2012年全国的13位提升到了第8位。在近些年,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在国内国际合作方面,我市现有14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美国、英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紧密的交流合作。依托“科技外交官服务重庆活动”、“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与创新合作论坛”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初步搭建起我市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大平台。
国内合作方面,我市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3D打印、微纳制造、人脸识别、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进步。值得一提的是,重科院发起组建了国内外第一家科技租赁公司,这在国际上也是一大创举。
推进创新改革
谁创新谁所有,谁付出谁受益
市科委主任李殿勋指出,我市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2012年以来,我市就出台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如今除了中科院重庆研究院、重科院按照政策在试行外,其余院所和高校要么正在制定方案,要么无实质动作。”
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李殿勋指出,按照“谁创新谁所有,谁付出谁受益”的改革思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要力争在年底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0个示范性案例。
当然,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上,也有做得不错的。比如,重科院已实施镁合金板材轧制与冲压技术、山地农村安全饮用水超滤集成技术、TDP药贴生产技术等多项成果转移转化,组建新公司6个,均实现科研人员50%以上股权激励。
激励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重科院镁合金技术得到解放军总装备部高度重视,确定在全军装备生产中予以推广;而山地农村安全饮用水集成技术在綦江山区应用示范,首个项目可实现2万人以上引用安全水、健康水、放心水,目前,正准备在武隆、忠县等区扩大推动。
企业融资
用知识产权作抵押
另外,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科技型企业融资难是公开的秘密,市科委、市财政、市金融办、市知识产权局正在研究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方案,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作为抵押贷款融资,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问题。
一家从事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企业,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企业也面临资金短缺。企业想融资,但银行都要求用固定资产作抵押物,而企业因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较大,单靠有形资产抵押贷款满足不了,怎么办?
只有动用无形资产!经市知识产权局对接和推动,该企业委托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铝碳酸镁片”、“一种都梁复方中药软胶囊”等3项发明专利进行了评估,确认其无形资产价值为6000余万元。基于这一评估结果,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给该企业各发放了2000万元贷款。
用知识产权作抵押贷款,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部分科技企业的资金问题,也能够推动我市科技水平向前发展。
“互联网+”
科技资源共享
英国皇后大学的重庆籍博导熊博士,回国做两江新区留英博士创业基地项目交流时,急需重庆近期相关期刊数据。本打算购买数据库vip用户,由于每年在重庆时间很短,不太清楚国内数据库情况,购买相关文献vip账号还需要数目不小的资金。
重庆大学文献中心的文献咨询师了解情况后,立即向熊博士推荐了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熊博士通过试用后发现该平台非常快捷和实用,不仅自己成为永久用户,还推荐了身边留学归国的研究人士使用。
资源共享、在线系统创新服务、利用“互联网+”手段——我市正在推进建设的“重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睡大觉”的现状,方便科技企事业单位找仪器、查文献、找专家。
重庆市仪表材料研究院承担的课题《新型超导磁材料NiZn铁氧体》,需要对粉末原材料形貌和颗粒直径进行重点测试。原来该院准备将样品送到外地寻求检测,但由于路途遥远耗时长等诸多不便,后来通过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了解到在渝某研究所可以进行检测,于是在本地就完成了测试。资源共享,暨节省了科研成本,也缩短了新产品开发时间。
转型
依托科技创新促转型
从培育创新主体和新兴产业角度,今年起,连续3年,实施“3个1000”专项行动和“3大”产业引领工程,助推我市经济型转型升级。
“3个1000”专项行动。一是启动实施1000家众创空间培育专项行动;二是启动实施1000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专项行动;三是启动实施1000家新型科技平台培育专项行动。
“3大产业”引领工程。一是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与创业投资引领工程;二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与创业投资引领工程;三是互联网产业科技创新与创业投资引领工程。
李殿勋指出,我们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和关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进重庆的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管理变革。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