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知识产权欢迎您的光临!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048-9198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动态

教育新观察|“小发明家”谈成果时竟漏洞百出 这种科研浆糊要不得

发布时间:2019/4/12 17:15:08

上周末,北京大学在发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中,首次将“有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类竞赛全国决赛、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者”排除在申请条件之列。没想到,这样的变化在前昨两天的沪上示范性高中为选拔新生而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也引发了连锁反应。人们疑惑,“小发明家”的捷径还能走多远。

北大今年自招有两个申报条件,一是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二是在北大自招专业范围内有相关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并在相关专业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考生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即可报考。与去年相比,有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类竞赛全国决赛、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者不再作为今年的自招申请条件。“北大真是起了个好的带头作用,对于净化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很有促进作用。”宝山区少科站科技辅导教师蒋新说,现在不少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在热衷申请发明专利,这其中的水份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孩子一张发明证书不够,还会拿出几张,这样真的有意义、有价值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许多高校仍在自主招生时将获得发明专利作为入围复试的条件,从鼓励创新的角度来看没什么问题,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对专利拥有者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客观上也导致了有些家长把花钱“买”专利证书当成孩子参加自招的捷径。就在昨天的上海示范性高中开放日里,有校长介绍,和往年一样,都会有学生在自我陈述、个人简历中热衷推介自己的“发明经历”、“专利证书”以及“科技探究成果”。但校长们表示,有些发明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如果真要由教师当场就其中的科研过程展开提问,那些“小发明家”多半会面红耳赤,回答问题也是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细究。

例如,基因研究在当今国际科学界都是属于尖端和前卫的,但竟然也有中学生洋洋洒洒地弄出了课题论文,并在青少年科技竞赛中获了大奖,这有多少可信度呢?还比如,动辄就是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生物医学之类的“竞赛成果”,奖项也都很漂亮,但真是完全出自于孩子们之手的原创成果吗?“有的课题恐怕连博士生都未必能做得出,但孩子们却“手到擒来”。有些竞赛简直成了浆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他将来真的从事了科研,或许也会是个浆糊。”有校长直言。

熊丙奇表示,要杜绝高校自主招生弄虚作假的专利买卖,一方面,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可明确告知考生,学校将在面试环节进行针对所涉及专利的全面考察;另一方面,高校在公示自招入围复试名单时,应公开学生获得专利的详细信息,以便接受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吴淞中学校长张哲人说:“高中学校也希望招到好的学生,但这个‘好’的概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以前单单看分数好不好,现在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既要看成绩,更要看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品质是否能很好地体现出正能量等等。”在张哲人看来,对于青少年涉足的创新探究领域也不要一概否定掉,中小学生喜欢搞点小发明、喜欢从事一些科学研究的项目,这都是需要支持的,不能因为有人在做假就对科技竞赛和发明创造活动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关键是招收有特长的学生时不能搞暗箱操作,而必须公开公正透明。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来源新民晚报

版权所有:中海知识产权 苏ICP备15009363号-1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516-85959279  邮箱:ipzhonghai@163.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徐州鼓楼区二环北路荣盛商业广场8层

苏公网安备 32030202000283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0516-85959279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