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来自直播行业的新闻让知识产权业界觉得有些意思。
简而言之是,斗鱼直播的法务总监邓扬在一个专访中公布了斗鱼目前的专利申请状况,总计专利申请数量是437件,其中发明专利326件,公开申请专利为178件。
之所以让人觉得有意思则在于专利申请者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鲜明反差。
一边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公司,另一边是即便与许多成熟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也毫不逊色的专利申请数。
众所周知,直播是今年中国创投界的风口,是资本汇聚之地,却也是竞争最惨烈的领域。对于在直播圈的人来说,竞争是全方位的,融来的钱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块用。事实上作为一个对于内容争夺激烈的行业,直播在知产界另一个分支——IP领域的投入可谓不菲。早期对于游戏赛事版权的争夺到如今对于各色娱乐综艺版权的购买无不属于IP采买。而对于内容的投入也构成了直播业融得资金的一大去处。
相比之下,直播业在专利领域的投入就少得可怜。
通过相关的专利检索可以发现,在直播行业,斗鱼和YY是唯二两家在专利领域有所布局的公司。而相比于斗鱼唯一的业务就是直播,由于YY早年由语音通信起家,旗下并不只有直播业务,所以简单检索并不能判定其与直播相关的专利究竟有多少。
但不论如何,相比起这两家,其余直播平台的专利申请基本都处于裸奔状态。
对待IP和专利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仍然是两者在短期效果的差异。高质量IP对于直播平台来说可以直接增强其在拉新,增强用户粘度,乃至直接变现上的能力。而专利储备则至少要在经历了市场厮杀存活下来之后才能逐渐发挥作用。
然而市场永远是公平的,侥幸从来不是商业世界的生存指南。屡试不爽的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该出错的地方总会出错。专利储备的缺乏将成为商业竞争的软肋,这点在专利诉讼频发的通讯行业早已被无数次印证。
历史的剧本从来都是循环往复的。今天在传统通讯行业发生的一切,明天将会在互联网行业,又或是在直播业重演。
如今高通和苹果对小米魅族们的专利收割,或许就是明天BAT在互联网里的扫荡。
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发布的《互联网技术创新专利观察报告(2015)》为主要的通讯及互联网公司的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做了一个统计。
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互联网领域,腾讯公司的专利数量位居第一,数量为9540件。百度与奇虎360处于第二方阵,数量为4000~5000件。小米专利申请数量为3000~4000件。阿里巴巴在中国的专利数量为2000~3000件,乐视公司与谷歌公司的专利数量为1000件~2000件,其余互联网公司的专利申请数基本上处于1000件以下的水平。
浴血拼杀的劫后余生或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跻身中国互联网下半场的选手都是这场牌局的阶段性赢家。但也是这群人,如前述报告所述,除了少数未雨绸缪的行业巨头,几乎将自己完全暴露在专利战的风险之下。
按照时下对于中国互联网上下半场的共识,在资本、模式和市场开拓速度的比拼之后,一个更偏重防守、储备和盈利的下半场将拉开大幕。
专利储备不足将危及他们行业地位的言论或许太过耸人听闻,但若是一心觉得剩下的活计只是收割流量那个简单,那么免不得当专利收割者找上门来时落得焦头烂额的下场。
自1852年英国《专利法修正案》颁布,确立了现代专利制度起,专利就一直处于保护创新和打击创新的矛盾之中。尽管随着专利制度的发展,形成了如今“公开换保护”的原则,即以专利公开的条件换取阶段性行政保护,以促进创新发明。但不可否认,时至今日,相比大多数企业的“护城河”,专利仍然具备了将竞争对手屏蔽在外的作用。
专利可以是盾,同样也可以是矛。
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的负责人、主持前述报告研究的中国知识产权法权威张平教授就曾下过断言:“未来互联网领域一定会出现专利诉讼爆炸式的增长。”而未来的企业商战之中,专利战将会是一个重要形式这一点早已成为业界共识。
Facebook在IPO前期被竞争对手集中提起专利诉讼,以及小米出海印度遭遇专利诉讼引发禁售风波就是不远的殷鉴。
即便诉讼不被巨头们轻易动用,专利的壁垒对于互联网的后来者们来说永远是达摩克利斯的悬顶之剑。
就像高通在通讯领域建立起专利帝国后身体力行作出的解释:与我合作皆大欢喜,想绕开我,对不起,我们法庭上见。换言之,不想被告?那么乖乖交保护费吧。
而这只是来自行业巨头的威胁,事实上考虑到企业的对外形象,这些大佬并不愿意轻易向后来者提出诉讼。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向海外开拓,那些来自于标准必要专利权人、NPEs(Non-Practicing Entities,非实施专利主体,指那些拥有专利权但不具备实体业务的实体)以及开源软件专利权人的专利纠纷风险,几乎是板上钉钉。
尤其是那些有着专利蟑螂之称NPEs,并没有实体运营的业务,是通过抢注、从他人处购买专利,然后专门通过专利诉讼赚取巨额和解金或者赔偿款的专业团体。NPEs的唯一生存模式就是狩猎那些毫无专利保护的优质企业。
而另一种不容忽视的潜在威胁是,手握众多互联网基础专利的传统通讯企业很有可能调转枪口试图在互联网专利战中分得一杯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专利储备的好处显而易见,可另有四个字叫做知易行难,每个牌手都受限于手里牌面的好坏和桌子上筹码的多少。
为何中国互联网企业们在专利领域看上去漫不经心,个中心思其实不难理解。对于从行业红海里拼杀出来的他们,这笔账再简单不过的。相比暂时看不到回报的专利申请,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品牌推广……不论哪个都看上去更立竿见影。
一件发明加上给发明人的奖励,在申请阶段成本在8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之后的专利维持费用。考虑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由多个专利构成,零散的专利往往达不到壁垒的效果,专利布局需要申请的专利之间相互关联具备规模效应。要实现这一效果投入可谓不菲。
也因此除了部分属于业务基础的核心专利外,公司战略层面的专利布局对于大部分创业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只能属于行业里资金充沛的头部企业。通讯领域的华为和三星、互联网里的腾讯和谷歌无一例外都是行业巨头,并在各自市场里占有绝对优势。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如果说YY作为一家创立十一年的上市公司其在专利领域的积累尚属正常。那么斗鱼作为一家不到三年的创业公司,其专利布局绝对是刻意为之。
斗鱼敢于加码专利布局的底气大概是来源于对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QuestMoblie所给出的数据,网络直播app人均月度使用时长和次数,斗鱼都高居榜首。
中国互联网的上下半场的划分所对应的两套不同战略模式,那么据此也可以将中国的直播行业分为上下半场。不难得出的结论是在上半场大肆攻城略地的斗鱼已经在为直播行业的下半场谋篇布局了。
从斗鱼法务总监邓扬在访谈中所透露出的斗鱼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斗鱼目前的专利策略仍然是偏防守型,所谓“高筑墙、广积粮”,以期加强专利储备,规避侵权风险。
这一保守的描述背后是否有更多的战略布局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从现阶段来看斗鱼先人一步,算是走了一着好棋。
事实上不止于直播,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当站在风口醉心于未来宏大的商业蓝图的同时,请记得请一个出色的法务,他会帮你解决很多不知道却又必要的知识产权问题,帮你夯实商业大厦的地基,让它不至于成为一推就倒的空中楼阁。
摘抄中国网